可以说2016年、2017年是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年”,那时候大家还在讨论“什么是能源互联网”、“为什么要做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可能会长什么样子”。但是,2018年已经进入到了能源互联网的“落地年”,大家都在深入地讨论应该怎么去做。国家能源局、部有很多支持项目,资金投入量也很大,比如2018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
就在前不久,2018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隆重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行业大咖共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从中国倡议走向世界行动”的大会主题,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共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大计。
可以说,大家都十分期待实现能源互联,期待能源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新的改变。2017年底的“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上,汉能集团副总裁张彬先生在“圆桌对话——制造业复兴:中国与世界对话”中也表达他对未来能源互联网的理解。
能源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新观点以及关键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区域能源互联网被大家提出,如何定义区域能源互联网:若将能源互联网看作是以互联网理念构建的多能源信息融合“广域网”,相对应可以把区域能源看成是一 个“局域网”,叫做“区域能源网”,其对外与“广域网” 进行信息交互及能源结算,对内提供区域用户的能源管理和服务。
区域能源网是多能源系统分析的基础,也是多能源系统特性的具体体现。 从功能角度 来说, 多能源系统可将多种形式能源有机整合,根据价格、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分配调节;从能源服务角度来说,将用户的多种需求统计考虑,通过合理调度达到削峰填谷、合理用能的目的;从能源网络来说,通过协同分析电气网络、天然气网络、 热网等网络,促进多种能源技术的发展。 区域可以大到一个城市、城镇、社区,小到一个工业园区、 大型企业、楼宇,其一般涵盖集成的供电、供气、供暖、供氢和电气化交通等能源系统,以及相关的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其基本特征是应该具备能源的发生、传输、转换、存储、消耗等环节,在这个多种能源交互融合的区域网络内, 信息的载体有 “电力流”、“天然气流”、“信息流”、“物质流”等。 区域能源网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可以由政府、能源公司和大型工业企业来牵头进行建设和实施,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 区域能源网是能源互联网的一部分,涉及多种能源环节,且形式、特性各异,既包含易于控制的能源环节,也包含具有间歇性和难以控制的能源环节;既包含难以大容量存储的能源, 也包含易于存储和中转的能源;既存在能源产生端的协同供给,也存在能源消耗端的协调优化。
与跨区域的主干能源互联网相比,区域能源互联网以局部范围内的各类工业企业和居民为用户群体,通过搜集能源生产、消费、传输、存储等信息数据,凭借数据分析、能源协调与优化调度机制满足域内用户的负荷需求。与此对应,跨区级能源互联网作为不同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联系纽带,通过大型输电、输气等系统骨干网络,实现区域间能源的远距离输送,保证所覆盖范围内各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区域互联网出现能源溢出和缺口时提供能源外部接口。 为适应局部区域内的能源供需格局,在充分吸纳因特网发展过程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区域能源互联网形成了自身区别于跨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一些特性。
为满足区域内复杂的用户负荷需求,区域能源互联网范围内布局大量分布式能源设施,种类涵盖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 CCHP、热电联产 CHP、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制氢站、地源热泵等多种形式, 构成了集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形式的复合供应 系统,有效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同时,区域能源互联网为各类分布式能源接入提供即插即用的标准接口,不过这也给能源互联网的优化和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气电间协调规划、P2G 技术、V2G 技术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等推动多能融合的技术会在未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区域能源互联网将打破现有的源-网-荷的能源流动模式,形成自由双向可控的多端能源流动模式,分布式的能源路由器将使得区域内任意节点的能源互联成为可能。 能源转换站或能源集线器的设置将使原有热力公司、电力公司和燃气公司之间的行业壁垒被打破,装备分布式发电设备的居民有望与其他能源供应商一道参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供 应。 未来,伴随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智能电动汽车为主体的交通网络也将融入现有能源互联网模式中。
区别于传统的能源利用格局,区域能源互联网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类能源资源,构建区域内自给自足的能源体系, 充分消纳区域内部的分布式能源, 实现各类能源设施的高效利用。 同时,作为主干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部分,区域能源互联网与主干能源网络之间保持双向可控的能源流动形式,借助大型主干能源网络与其他区域能源互联网间进行能源和信息的双向交流。
综合上述特点,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是利用“互联网+”思维重置能源网络需要,实现能源与信息的高度融合,推进能源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引入在线交易平台、大数据处理等技术,能源互联网将充分挖掘能源生产、传输、消费、 转换、存储等大量信息,借由能源需求预测、需求侧响应等信息挖掘技术指导能源生产和调度。
如何实现区域能源互联网在概念上的优势呢,清华大学的孙宏斌教授系统地提出了:面向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多能互补综合能量管理。在2015年小编到清华大学拜访孙教授时,他就曾提到该项研究。在2017年12月的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孙教授正式将这一研究成果进行分享、探讨。
如何通过“多能互补、源网荷协同”实现安全供能前提下的效益最大化,这是在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实施中,专家们都很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这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个焦点问题可归结为复杂的多能流网络的最优控制问题。这个最优控制问题是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效益=收入-费用,约束前提是安全供能。这里的收入包括了售能、售服务,费用有购能、购服务等。优化的手段分布在冷、热、气、电、水、交通,源、网、荷、储等各个环节。约束条件包括供需平衡、运行的物理范围,以及供能安全等。这个焦点问题最终是通过一套系统来实现的,这套系统就叫做多能互补综合能量管理系统(Integrat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IEMS。
IEMS可以认为是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EMS是在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应用的在线分析、优化和控制的计算机决策系统,是电网运行的神经中枢和调度指挥司令部,是大电网的智慧的核心。孙教授的课题组研究EMS已有30多年。首先来回顾一下EMS的历史。
第一代EMS出现在1969年以前,叫做初期EMS。这种EMS仅包含SCADA供能,只是把数据采集起来,没有实时网络分析、优化、协同控制,网络分析和优化主要靠离线计算,属于经验型调度。现在的园区管理,绝对不能停留在经验型调度的水平上,而是需要精益化的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代EMS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21世纪初,叫做传统EMS。这一代EMS的奠基者是Dy-Liacco博士,他提出了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基本模式,发展了实时网络分析、优化、协同控制,所以在上个世纪70年代,EMS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1988年完成四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引进,之后完成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EMS。当时清华大学承担了东北电网EMS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因为当时东北是重工业基地,东北电网的网调是最大的,全国负荷最大的就在东北。目前国内的EMS已基本国产化,这一时期的调度已经属于分析型调度,上升到了新层次。
第三代EMS是源网荷协同的智能电网EMS。其出现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之后,这时候还没有多能横向的协同,只有源网荷的协同。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不可控、波动性的特点,需要大量的灵活性资源,从源-输,转向荷-配,这时候的EMS可集成利用各类分布式资源,发展分布自律-集中协同架构,从源、网到荷,都有相应的EMS。源有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EMS,荷有电动汽车、楼宇和家庭的EMS,网有输电、配网、微网的EMS,这些EMS首先是自律,然后通过通信网联结在一起形成协同,这时候就可以称为EMS家族了,EMS家族有很多成员,不同成员有不同特点,共同实现智能电网的源网荷协同。
或者说下一代EMS,称之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量管理系统,也就是IEMS。这里的综合是把各种能源集成和综合。由于各类能源割裂,综合能效低,所以需要综合和梯级利用;同时由于灵活性资源严重不足,大量弃风、弃水、弃光,所以需要拓展到多种能源互联,从多种能源里面找到新的灵活性资源,来支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通过效益最大化的综合优化调度,在保障供能安全和优质的前提下,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综合能源服务的经济效益。
它像一个大脑,底下是一个综合能源系统,冷、热、气、电、水、交通,各种能流,叫多能流。在英国召开的国际应用能源大会(ICAE)上,该系统被大家公认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2017年在清华大学发布的最新成果“园区多能互补综合能量管理系统”是全球第一个IEMS产品。课题组将做了30年的电网EMS拓展成IEMS非常困难,通过5年的学习研发,也基于30年电网EMS的研发经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IEMS。
多能流SCADA。用于实现完整、高性能的准稳态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功能,是后续预警、优化和控制等功能的基础,并利用系统软件支撑平台提供的服务。多能流SCADA是IEMS的“感官系统” ,基于能源物联网,采集多能流数据(采样频率:电为秒级,热/冷/气为秒级或分钟级),完成相应的监控功能,并将数据提供给状态估计及后续高级应用功能模块,接收系统运行调控指令,并通过遥控/遥调信号下发给系统设备执行。多能流SCADA的功能界面包括能流分布、场站接线、系统功能、综合监视、操作信息、分析评估、智能报警等。
多能流状态估计。由于多能流传感网络测点分布广、量测种类多、数据质量低、维护难度大、成本敏感度高,所以出现采集数据不全、错误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多能流网络需要状态估计技术提供实时、可靠、一致、完整的网络状态,为IEMS的评估和决策提供基础。多能流状态估计通过补齐量测数据、剔除坏数据,可以实现坏数据的可估计、可检测、可辨识,最终达到减少传感器安装数量、降低通信网络复杂程度、降低传感网络的投资和维护费用的效果,通过提高基础数据的可靠性来提高评估与决策的可靠性,降低能源网络运行事故风险。
多能流安全评估与控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能源系统的安全尤其关乎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方面需要建立“N-1”安全准则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去关注最薄弱的环节,并且做出预案。上午我们成果的发布会上举了一个例子,是说***近期的一次大停电是由气的阀门故障导致的,那么那个阀门就是气-电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一定要时刻关注薄弱环节,出现问题一定要有预案,否则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关注园区交易关口的安全控制,园区关口的容量配置和运行的成本是个关键问题,一方面是容量越大变压器的投资成本越高,另一方面容量越大电网公司收取的容量费也越高。比如:50兆瓦容量和100兆瓦容量投资和运行的总成本相差很大,如果设计成50兆瓦的容量,万一实际容量超过了,会烧掉变压器。该怎么将关口潮流控制在50兆瓦以内,这就是安全控制问题。在多能流系统中,不同能源系统相互耦合和影响,某一部分的故障和扰动会影响到多能流系统的其他部分,有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因此需要进行耦合分析。可以利用热、气等系统的惯性提供的灵活性,为电系统的安全控制提供新手段,可以利用这些新手段,做协同安全控制。
多能流优化调度。这里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启停计划、日前调度、日内调度、实时控制。一个园区或者是城市的三联供、燃气机组、电锅炉都是可以启停的,有一些设备停下来可以降低成本,这就可以根据确定日前的最优启停计划进行启停。然后在启停基础上调节多少出力,这是日前调度。而日内调度是由于风光出力变了、负荷变了,所以日内需要再调度,以此来适应新的适合的发电出力,维持最优的出力和负荷的平衡。最后到了秒级还要进行控制,如对于网络安全问题、调压问题、调频问题,都需要进行实时控制。调度的时间尺度较长,一般以15分钟为单位,控制是以秒为单位,时间尺度较短。在多能流系统中,其可调控的手段比单一能源系统要多,从源网荷储的角度出发,可实现冷、热、气、电等的综合调度和控制。
多能流节点能价。一个园区或者是智慧城市,一定要考虑建设一个非常好的内部的商业模式。内部的商业模式不是对外的,不是对上的,而是对园区内用户的,这样的一个商业模式应该是什么样?最科学的模式就是节点能价的模式。节点能价的模式首先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各个地方的用能成本是多少,用能成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能量发出来的成本;二是传输损耗的成本;三是网络阻塞的成本;四是多能耦合的成本。然后需要科学精准地计算各个结点的能价,包括冷价、热价、气价和电价,不同时刻、不同地点的价格,只有通过精准计算,才能使园区总的用能成本显著下降,因为可以用价格的信号来引导用户用能。这样整个园区的用能成本则可以通过柔性的能价手段得到显著下降。
节点能价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边际成本制定,当线路出现阻塞时,各节点的价格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价格,实时价格可以激发用户侧的灵活性。节点能价科学体现了成本,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内部市场机制。
多能流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是对上级市场的商业模式,整个园区或城市都可以变成一个大的虚拟电厂,尽管不是物理电厂,但是有很多储能和冷热电三联供等分布式电源,联合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大的可调节的市场主体。因为分布式资源容量小、数量多,市场难以单独管理,通过虚拟电厂的集合,可以通过软件架构实现多个分布式资源协同优化运行,为外部市场提供调峰、调频、调压等服务,有利于总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这样的商业模式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收益,这在美国已经成为现实。
虚拟电厂在优化调度的基础上,可以将园区内的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装置聚合成一个虚拟的可控集合整体,从而园区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上级电网的运行和调度。虚拟电厂协调上级电网与分布式资源间的矛盾,充分挖掘分布式资源为电网和用户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实现与电网的友好互动。
横向来看依次是源网荷储。源侧包括常规的供电设备、CHP机组、燃气锅炉等设备,以及外部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接入;网架分为冷热电等传输系统;荷侧为园区内部的电、热、冷负荷;在储能方面,不同能源子系统均有各自的储能设备。纵向来看依次是电、气、热、冷多能互补运行。不同的能源子系统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多种能源转化设备(热泵、CHP、燃气锅炉、溴化锂机组)将不同的能源子系统相耦合。园区内部多种能源形式以虚拟电厂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综合运行,在保证电、热、冷负荷可靠供应的前提下,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效,降低用能成本。并且对于波动性很强的可再生能源而言,综合能源系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
成都高新西区的“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成都高新西区是约4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IEMS系统对这里进行综合能源的供应与需求分析,实现多能协同优化。以电、气、冷、热等对能源的需求为主,开展基于清洁能源中枢(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光伏、风电等)的能源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实现对高新西区内天然气、地热能、风光能、蒸汽、冷水、热水、电等能源实施管理。
广州从化工业园区的综合能量管理系统研发和示范项目。这个园区的核心部分大概12平方公里,也是典型的工业园区。工业园的能源格局呈现大容量、多能流、高渗透等特点,具有开展多能协同、多能优化调度等的良好基础条件,是开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服务业态模式示范较为适宜的区域。在园区内建设IEMS系统,提出虚拟电厂和用户需求侧响应模式,实现灵活性资源集群同步化控制技术,最终系统实现部署应用。
广东东莞立沙岛的智慧能源能量运行控制系统研发项目。东莞立沙岛也是约1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立沙岛智慧能源系统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热电耦合下的园区能量调控;第二,政策没有放开的情况下,存在约束条件的园区能量管理;第三,政策完全放开的情况下的区域能量管理;第四,未来和大系统之间的交互(交易),打造综合能源供应商。其中能量管理系统的研发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整体可观,部分可控;第二,整体可控,部分优化;第三,整体优化,部分交互;第四,整体交互,联合优化。
吉林省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与优化控制研究项目。吉林省火电机组占比多,没有抽蓄、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并且吉林处于高寒地区,冬季供热期长达半年,90%以上火电机组为供热机组,供热期间,火电最小出力超过本省最小负荷,风电消纳压力大弃风问题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供热机组的热-电制约关系和“以热定电”模式显著降低了其调峰能力,挤占了风电空间。怎么用市场的手段来激发多能流的管控和交易,是最具挑战的问题,为此部署了IEMS系统,来研究多能流综合系统的市场交易机制,研究多元市场主体的成本效益,研究并设计示范区域内的用能替代响应,并提出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优化控制技术,在解决大规模风电消纳问题的同时实现清洁供暖。
在能源互联网从“概念”走向“落地”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新思路、新技术、新应用,今后加以整理再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举报投诉
场景,未来大有可为。5G是一次技术,随着全球5G部署的进一步加速,5G的高速率、低延时以及能够实现信道隔离等
为基础,结合各项智能技术,通过卫星和移动基站等多网联通和信息数据处理,实现用户随时随地租车、用车、还车的全程自助化、结算
规模的持续增长和新需求、新业务的发展,基于IPv4协议的网络环境已经难以应对,网络规模的急剧扩张突显
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现有的机制,就是用让新消息冲刷旧消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
”有什么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清楚,两者既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又各有所长,正如下面用集合表示的图片中所揭示的那样。首先,由于
再度成为热点。其实概念的起点于2011年,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著作《第三次工业》中初次提出
发现很多人对某些词汇给的定义概念不是理解的很透彻,果然很多东西还是需要通俗的去解释,运用生活上的例子,大家才会理解的比较透彻,所以今天通俗的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
当 TouchGFX 4.17.0 打开时,我收到一条错误消息,指出即使我的笔记本电脑已连接到
WiFi控制系统,USB串口调试比较方便,正好能够满足我现在开发的智能家居的要求,之前也开发过类似的WiFi无线模块的项目,智能农田灌溉系统,基于无线通信,太阳能绿色
的能力,满足多元用户供需互动。全面建设智能变电站。全面推广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
技术,提升信息平台承载能力和业务应用水平。规划还提到,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新型小乡镇、中心村电网和农业生产供电设施改造升级。
+制造业”高峰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
+制造业”高峰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
综合应用的能力,能从事智能手机、嵌入式设备、平板电脑、M2M等移动设备的应用软件开发、销售、维护等工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移动
要求企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全方位赋能产业链的上下游、生产体系、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各个环节,推动产业效率变革,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实现个性化定制!
增加,电动公交车也是大力的提倡,电动小车也随处可见。针对以上的问题,6108方案依托自己在
;2019年9月,腾讯完成了史上最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正式发力产业
、航空、交通、医疗保健等方面,对经济学家来说,这非常令人激动,因为这场转变和工业一样强大,甚至更强。工业
,以实现远程通过3G网控制esp8266来控制单片机工作。8266已经工作在AP+STA模式上,连接上WiFi了。如果通过连接相同WiFi已经可以实现手机控制单片机了,现在就是无法与
(embedding the Internet)”这个新概念。有人预言,5年内PC将不再成为主要的
(embedding the Internet)”这个新概念。有人预言,5年内PC将不再成为主要的
连接融合的结果。它通过智能机器 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
连接融合的结果。它通过智能机器 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
的核心是数据的价值发现问题,但由于历史原因,“信息孤岛”现象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大量存在。标识解析技术是目前可见解决“信息孤岛”、完成工业大数据汇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信息融合理解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标识解析在工业
就是建平台、开网店,由于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重视不足,企业本质上做的还是传统线下生意,成本居高不下、效率停滞不前!
时代的到来,很多销售理念被颠覆!有人说免费才能扩大市场,有人认为产品质量可靠才能站稳阵脚,还有观点认为必须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可对于传统企业——净水行业
时代的到来,很多销售理念被颠覆!有人说免费才能扩大市场,有人认为产品质量可靠才能站稳阵脚,还有观点认为必须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可对于传统企业——净水行业
技术,我想弄一款可穿戴的智能终端设备,通过GPRS实现跟服务器数据传递交互,我现在该怎么做该怎么操作了,该做那些准备看些什么样的书了,查阅那些资料了
的发展需要移动电源的支持,在这一领域主要有薄膜电池技术、压电材料技术、无线充电技术。 在移动
的发展需要移动电源的支持,在这一领域主要有薄膜电池技术、压电材料技术、无线充电技术。 移动
如鸟儿展翅,如飞机翱翔,未来的数据共享方式是如此的快捷、自由。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有可能彻底地改变人类收集与共享信息的方式。相比于有线或无线数据网络,以卫星系统为基础的空间
(Internet of Space,简称 IoS)技术能够向全球各地,甚至是最偏远的地区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什么是空间
战略。本报记者牛颖惠联想集团持股49%昨天,联想集团宣布与SMG旗下新媒体公司百视通在上海成立名为“视云网络科技”的合资企业
本帖最后由 冒汗的心情 于 2016-3-4 14:27 编辑 蓝牙4.2标准将支持灵活的
连接蓝牙技术联盟去年底推出了蓝牙4.2,在蓝牙4.2标准下,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约2.5
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说影响着世界格局也不为过。甚至在的答记者问上,也有记者问******,“最近是否网购过”。现在的人,没有网,或许就像突然断电。不仅是世界在
新路径。6000平方米的超大展厅聚焦设计仿真、设备服务、模具协同、注塑产业链、金属加工、定制家居、园区
+战略时,是按照一个个重点行业来说明的。但每个行业都有其鲜明的行业特点,这样不容易使我们看出国家在制定每个
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第二个阶段为2019年-2025年,着力推进
大规模开发、配置和使用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全球气候治理、实施《巴黎协定》提供了技术先进、经济高效、可操作、可推广的根本方案。
逐渐枯竭及其广泛利用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深化,发展新一代更为集约、环保、可持续的
就是第四次工业的代名词。 和德国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类同,都是工业体系转型的国家发展规划。我们首先论述狭义的工业
可理解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 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
江南体育官网下载